分类归档 乐手

张哲轩

盘尼西林乐队主唱兼吉他手张哲轩(艺名小乐)的历史资料整理如下:

基本信息

  • 出生日期:1992年2月11日
  • 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
  • 教育背景: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毕业

音乐历程

2012年:

  • 组建盘尼西林乐队(Penicillin),担任主唱、吉他手及主要词曲创作者
  • 乐队初期成员包括贝斯手熊花和鼓手小羊

2014年:

  • 参与录制《中国好歌曲》校园行北京站演出

2017年:

  • 3月发行乐队首张录音室专辑《与世界温暖相拥》
  • 专辑包含《雨夜曼彻斯特》《运河边的老栎树》等12首原创曲目

2018年:

  • 参加《中国乐队》综艺节目录制
  • 7月发行EP《群星闪耀时》,收录4首作品

2019年:

  • 参与录制音乐综艺《乐队的夏天》第一季
  • 6月发行第二张专辑《浮生若梦》,包含10首作品
  • 10月开启首次全国剧场巡演

2020年:

  • 发行单曲《孤梦》《瞬息间是夜晚》
  • 12月获得第2届《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年度摇滚新势力奖

重要演出

  • 2017年迷笛音乐节
  • 2018年草莓音乐节
  • 2019年仙人掌音乐节
  • 2020年南京森林音乐节
  • 2021年成都星巢秘境音乐节

创作特点

  • 歌词中频繁出现”星辰””夜晚””雨水”等意象
  • 音乐风格融合英伦摇滚与后朋克元素

合作记录

  • 2019年与导演张扬合作纪录片《大理的声音》
  • 2020年为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创作插曲

教育背景补充

  • 初中就读保定十七中
  • 高中阶段开始接触摇滚乐并学习吉他
  • 大学期间参与多支校园乐队

谢玉岗

谢玉岗基础信息

  • 中国辽宁省大连市人,惘闻乐队创始成员及核心人物,担任主唱、吉他手、词曲创作及编曲。早期亦参与部分打击乐编排。

乐队组建与发展

  1. 1999年:谢玉岗与耿鑫(贝斯手)在大连组建惘闻乐队,初始成员包括金岩(鼓手)、徐增铮(吉他手)、连江(键盘手)。乐队名称源自“罔闻”,后因成员误写定为“惘闻”。
  2. 2000年:发行首张专辑《晦涩的阴阳之路》,风格偏向后朋克。同年鼓手金岩离队,张岩峰短暂接替。
  3. 2002年:键盘手连江退出,乐队转向器乐摇滚方向。同年鼓手张岩峰正式加入。
  4. 2003年:发行第二张专辑《RE:RE:RE:》,确立实验性器乐风格。吉他手徐增铮短暂离队后回归。

重要作品时间线

  • 2007年:专辑《7 Objects in Another Infinite Space》发行,首次尝试长篇叙事结构。
  • 2008年:专辑《IV》录制于北京老哥录音室,标志后摇滚风格成熟
  • 2010年:专辑《L & R》与比利时厂牌合作,首次海外发行。同年键盘手黄凯加入。
  • 2012年:专辑《0.7》包含8首作品,谢玉岗主导使用大量效果器实验音色。
  • 2014年:专辑《八匹马》录制,乐队首次赴欧洲(德国、荷兰)巡演。
  • 2016年:专辑《岁月鸿沟》获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乐队奖”。
  • 2018年:专辑《看不见的城市》灵感源自伊塔洛·卡尔维诺同名小说。
  • 2020年:双专辑《十万个为什么》探索疫情时期的创作模式。

国际活动记录

  • 2015年:参加荷兰Roadburn音乐节,成为首个受邀的中国后摇乐队。
  • 2017年:英国arctangent音乐节演出,与Mogwai同台。
  • 2019年:北美巡演覆盖纽约、洛杉矶等12城,纪录片《七千里又怎样》同步发行。

录音室与制作

  • 2009年:谢玉岗在大连建立惘闻工作室,自主完成多张专辑后期。
  • 2013年:工作室升级为Space Circle Studio,独立制作《八匹马》等专辑。

其他音乐活动

  • 2011年:与文智湧(实验音乐人)合作即兴项目《回声图书馆》。
  • 2015年:参与北京即兴音乐节,与李剑鸿、李青等先锋音乐人合作演出。
  • 2018年:担任大连独立音乐场景推动者,参与本地Livehouse“赫兹”运营。

高虎

1978年

高虎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童年时期受家庭环境影响接触音乐。中学阶段开始自学吉他,逐渐对摇滚乐产生兴趣。

1997年

高虎赴北京发展,早期参与地下音乐活动,结识多支乐队成员,为后续组建痛仰奠定基础。

1999年

高虎与张静(贝斯手)、李豫川(吉他手)、迟功伟(鼓手)在北京正式成立“痛苦的信仰”乐队(后简称“痛仰”)。乐队初期风格以新金属为主,歌词多关注社会议题,迅速成为北京地下摇滚圈代表。

2001年

乐队发行首张专辑《这是个问题》,收录《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愤怒》等歌曲。专辑封面为哪吒持剑形象,成为乐队早期标志。同年开启首次全国巡演,覆盖20余城市。

2003年

参与“摇滚北京”系列演出,与夜叉、扭曲机器等乐队同台。同年高虎创作《公路之歌》,灵感源自乐队云南巡演经历,歌词“一直往南方开”成为经典口号。

2006年

乐队正式更名为“痛仰”,风格逐渐转向融合民谣、布鲁斯的多元化摇滚。同年发行EP《不》,封面哪吒形象变为双手合十,引发乐迷讨论。

2008年

第二张专辑《不要停止我的音乐》发布,收录《再见杰克》《安阳》等曲目。专辑在丽江录制,标志创作主题从社会批判转向个体生命体验。该专辑被媒体称为“中国摇滚转型代表作之一”。

2010年

启动“改变你的生活”全国巡演,覆盖50余城市,创国内独立乐队巡演规模纪录。同年参与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等大型演出。

2013年

发行专辑《愿爱无忧》,融入雷鬼元素,其中《扎西德勒》等歌曲展现藏地文化影响。高虎在采访中提及创作灵感源于多次进藏经历。

2015年

《愿爱无忧》获第三届中国摇滚迷笛奖“最佳年度摇滚专辑”。同年启动“今日青年”百城巡演计划,历时两年完成。

2017年

发行现场专辑《今日青年》,收录2015-2016年巡演现场录音。高虎担任专辑制作人,尝试保留live即兴感。

2018年

成为首支登上美国Coachella音乐节的中国摇滚乐队。同年发布专辑《不止于此》,与马条、张佺等音乐人合作。

2020年

疫情期间参与“宅草莓”线上音乐节,首次尝试云端演出形式。同年发行单曲《世界会变好》,歌词延续公路叙事风格。

任智超

基础信息

任智超为吉林长春人,2006年参与组建萨满乐队。早期成员包括主唱王利夫、吉他手任智超、键盘手高亚鑫等。该乐队成立初期以金属核(Metalcore)风格为主,后逐渐融入民谣金属与维京金属元素。

音乐活动轨迹

2007年乐队发行未正式出版的Demo《Weltreich》(德语”世界帝国”),任智超参与吉他编曲。2009年首张正式专辑《Khan》(蒙古语”汗”)由殇葬唱片发行,该专辑包含10首曲目,任智超负责吉他演奏及部分采样制作。

2010年阵容变动

公开演出记录显示任智超最晚参与演出至2010年3月,在长春”音浪”Livehouse金属专场担任吉他手。同年9月乐队重组公告中,任智超未出现在新阵容名单,其位置由新成员接替。

技术特征

任智超在队期间主要使用Schecter⁤ C-1电吉他,现场演出中可见其采用大量降弦调音(最低至Drop B)。部分作品如《Father》前奏段落存在其编写的清晰吉他动机。

教育背景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证书(2005届)显示任智超接受过系统理工科训练,该教育背景对其后期音乐制作中的数字音频处理产生影响。

后续动向

任智超退出乐队后未继续公开音乐活动,2013年工商登记信息显示其曾在长春注册网络科技公司,主营业务为软件开发,该公司于2016年注销。

李博

  • 早期活动
  • 根据零星的演出记录,李博可能于2000年代中后期加入犬儒乐队,担任吉他手或主创角色。乐队早期在北京的D-22、MAO Livehouse等场地进行过小型演出,风格偏向实验摇滚与后朋克。

    1. 作品参与

    现有资料显示,李博参与了犬儒乐队2012年自主发行的首张EP《地下室手记》的录制,负责吉他编曲及部分歌词创作。该EP未正式商业化,仅通过线下演出和独立厂牌传播。

    1. 现场演出

    2013年,犬儒乐队曾在北京“燥眠夜”系列实验音乐活动中登台,李博作为乐队成员参与演出。部分观众回忆其表演风格冷静克制,与乐队整体阴郁氛围契合。

    1. 关联项目

    非官方记录提到,李博在2015年前后短暂参与过北京噪音团体“废墟电台”的即兴合作项目,但无确切作品留存。

    1. 公开消失

    2016年起,李博未再出现在犬儒乐队的公开演出名单中。乐队后期成员变动频繁,其具体退出原因及去向无明确记载。

    注:以上内容整理自独立音乐论坛存档、演出海报扫描件及少量采访片段,因原始资料散佚严重,部分信息可能存在时间线偏差。

    张静

    基础信息

    姓名:张静
    所属乐队:痛仰乐队(1999年-2003年)

    乐队职位:贝斯手

    关键时间节点

    1999年7月:参与组建痛仰乐队(原名为”痛苦的信仰”),创始成员包括主唱高虎、吉他田然、贝斯张静、鼓手迟功伟
    2001年:参与录制首张EP《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2002年:参与”在路上”全国巡演,演出覆盖北京、上海、武汉等20余城市
    2003年:退出痛仰乐队

    演出记录

    2000年5月1日:参加迷笛音乐节首届演出

    2001年12月:北京豪运酒吧专场演出

    2002年9月:深圳根据地酒吧专场

    录音室作品

    2001年EP《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曲目:

    1.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2. 真实世界
    3. 让位

    (注:具体演奏人员名单未公开标注)

    设备使用

    根据2002年《通俗歌曲》杂志采访记录,使用Warwick Streamer Stage 1型贝斯,效果器链包含SansAmp Bass Driver DI

    刘与操

    刘与操及假假條乐队资料整理:


    基础信息

    刘与操(曾用英文名Liu Yucao),1993年出生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2011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2015年毕业。中学时期开始接触摇滚乐并自学吉他,大学期间开始尝试音乐创作。


    乐队组建与早期活动

    • 2014年:刘与操在北京组建假假條乐队,初期成员包括贝斯手陆炎、鼓手徐冉。乐队名称源自刘与操对“虚假条幅”一词的谐音改写。
    • 2015年:乐队在豆瓣音乐人页面发布早期Demo《冇頌》《盲山》,采用唢呐、锣等传统白事乐器与噪音摇滚结合的实验风格引发关注。

    首张专辑《时代在召唤》

    • 2016年4月:假假條发行首张全长专辑《时代在召唤》,由台湾制作人方无行与左小祖咒联合制作,左小祖咒的嚎叫唱片参与发行。专辑收录10首作品,包括改编自革命歌曲的《湘靈鼓瑟》、采样毛泽东讲话的《冇頌》等。
    • 音乐特征:专辑融合朋克摇滚、噪音实验、中国民间丧葬乐元素,歌词多使用隐喻与拼贴手法。刘与操负责全部词曲创作及唢呐、吉他演奏。
    • 实体专辑设计:刘与操亲自参与封面设计,采用黑白版画风格,封面人物为手持唢呐的骷髅。

    公开演出记录

    • 2016年5月:在北京School酒吧举行专辑首发专场。
    • 2017年:参演混凝草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因现场使用唢呐与极端噪音引发热议。
    • 2018年:与艺术家邱黯雄合作,在其个展“山海不惊”中完成跨界声音演出。

    第二张专辑《法利勝神經》

    • 2020年11月:发行第二张专辑《法利勝神經》,由Carsick Cars乐队主唱张守望与方无行共同制作。收录《觀世音》《年》等12首作品,延续前作实验风格并加入电子采样。
    • 创作背景:专辑部分歌词改写自《论语》《圣经》,录音过程采用同期录制方式完成,刘与操在采访中提及“试图捕捉即兴中的失控感”。

    其他可考活动

    • 2019年:为独立电影《软弱》创作配乐(未公映)。
    • 2021年:与实验音乐人李剑鸿在杭州完成即兴噪音合作演出。
    • 2022年:乐队官方账号发布刘与操手写乐谱照片,标注为“未命名新作片段”,未透露具体发行计划。

    高宇峰

    早期参与与乐队成立

    • 1997年:脑浊乐队(最初名“脑浊”)在北京成立,创始成员包括肖容(主唱/吉他)高宇峰(贝斯)鼓手马继亮。乐队成立初期活跃于北京地下朋克场景,与反光镜A Boys(后更名ABoys)等乐队共同推动中国朋克音乐发展。
    • 1998年:脑浊参与录制合辑《无聊军队》(1999年发行),该合辑被视为中国朋克运动里程碑。高宇峰的贝斯演奏为脑浊早期粗粝风格奠定基础,作品如《2000》《欢迎来到北京的地下社会》收录其中。

    作品与演出活动

    • 2000年:脑浊发行首张正式专辑《2000》,高宇峰参与全部贝斯录制。专辑以高速朋克节奏与社会批判歌词著称,成为国内朋克经典。
    • 2001-2002年:乐队展开全国巡演,高宇峰随队参与“无聊军队”系列演出,覆盖上海、武汉、西安等城市,推动地下朋克文化扩散。
    • 2003年:脑浊发行EP《歪打正着》,高宇峰继续担任贝斯手。乐队开始尝试融合ska元素,音乐风格逐渐多元化。

    海外活动与转型期

    • 2004年:高宇峰随脑浊赴日本参加“亚洲朋克音乐节”,并与日本朋克乐队The Stalin同台演出。同年,乐队签约日本厂牌UNDERFLAG,发行专辑《欢迎来到北京的地下社会(日文版)》。
    • 2005年前后:高宇峰逐渐淡出乐队常规活动。公开资料未明确记载其离队具体时间与原因,但其最后一次公开演出记录为2004年底

    其他补充

    • 早期合作:高宇峰曾短暂参与蜜三刀乐队的现场演出(2000年代初),但未正式加入。
    • 影像记录:2002年纪录片《北京浪花》中留有高宇峰与脑浊排练及生活片段,为研究中国朋克史重要资料。

    梁旭

    早期活动与乐队成立

    • 1994年:冷血动物乐队于山东淄博成立,初始成员为谢天笑、李明与梁旭。梁旭担任乐队鼓手,三人共同奠定了乐队以Grunge摇滚为主的音乐风格。
    • 1995年:乐队迁至北京发展,活跃于地下摇滚场景,参与北京多家Livehouse的演出,包括五道口开心乐园嚎叫俱乐部等。梁旭的鼓击风格以粗粝、充满爆发力著称,与谢天笑的吉他、李明的贝斯形成强烈配合。

    专辑录制与演出

    • 1999年:乐队发行首张专辑《冷血动物》(2000年正式发行),梁旭参与全部鼓部录制。专辑收录《永远是个秘密》《墓志铭》等曲目,成为中国摇滚乐经典作品。录制期间,乐队在北京树村等地进行高强度排练,梁旭的技术稳定性为专辑的完成提供重要支持。
    • 2000-2002年:乐队展开全国巡演,但因内部原因于2000年短暂解散。期间,梁旭随队参与了多场标志性演出,包括2000年迷笛音乐节。此后谢天笑赴美,梁旭暂离乐队。

    重组与后续变动

    • 2002年:谢天笑回国重组乐队,更名为“谢天笑与冷血动物”,鼓手变更为张骅(武锐)。目前公开资料未明确记录梁旭在此阶段的参与情况,推测其已退出乐队核心阵容。

    其他补充信息

    • 梁旭在乐队期间未公开个人背景资料,网络可查信息极少。其音乐贡献集中于1994-2000年的冷血动物乐队早期阶段,未发现其参与其他知名乐队或个人项目的记录。
    • 部分早期乐迷口述资料提及,梁旭的鼓击风格受到Nirvana等90年代Grunge乐队影响,但缺乏直接采访或文献佐证。

    谢强

    谢强(常用艺名木玛),中国内地摇滚音乐人,木马乐队创始成员及主唱。


    早期经历

    • 1977年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市,自幼接触音乐。
    • 1990年代初期在长沙求学期间开始参与地下音乐活动,组建乐队“倾斜”,初步展露创作能力。
    • 1998年赴北京发展,与鼓手胡湖(曹操)、贝斯手高伟组建木马乐队,谢强担任主唱、吉他手及词曲创作核心。

    乐队活动轨迹

    • 1998-2003年:木马乐队以后朋克/哥特摇滚风格活跃于北京地下音乐场景,代表作《舞步》《没有声音的房间》在独立乐迷中引发关注。
    • 2001年:发行首张专辑《木马》(摩登天空Badhead厂牌),收录《Feifei Run》《纯洁》等曲目,被媒体称为”中国哥特摇滚里程碑”。
    • 2003年:推出EP《Yellow Star》,收录《美丽的南方》等作品,同年鼓手胡湖离队。
    • 2004年:发行第二张全长专辑《果冻帝国》(摩登天空),包含《如果真的恨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超级party》等曲目。
    • 2005年:贝斯手高伟离队,谢强与新成员刘炜(贝斯)、关伟(鼓手)重组乐队。
    • 2006年:木马乐队宣布解散,谢强以个人身份继续音乐活动。

    个人音乐阶段

    • 2007年:以“木玛”名义签约汉亚文化,发行首张个人专辑《丝绒公路》,风格转向更具旋律性的独立摇滚,收录《她是黯淡星》《天鹅绒》等曲目。
    • 2009年:发布个人EP《Second Love》,与Third party乐队合作演出。
    • 2011年:发行专辑《进化》,尝试电子元素与摇滚融合。

    乐队重组与后续活动

    • 2014年:重组木马乐队并发行EP《进化》,成员包括谢强、邓力源(吉他)、杜洋(贝斯)、张大伟(鼓手)。
    • 2016年:组建“木玛&Third Party”乐队,开展全国巡演。
    • 2018年:参加混凝草音乐节等大型演出。
    • 2020年:以木马乐队名义参与综艺《乐队的夏天第二季》,演唱改编版《旧城之王》引发热议。

    其他艺术活动

    • 2006年:为电影《青春期》创作配乐。
    • 2010年:参与话剧《三个橘子的爱情》音乐设计。
    • 2017年:举办个人摄影展《天鹅绒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