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五月天推出第九張創作專輯《自傳》,這張以「人生自述」為概念的專輯,成為華語樂壇罕見以完整專輯篇幅書寫樂團生命史的音樂實驗。作為成軍二十週年的階段性總結,五月天以搖滾樂為載體,在音軌間搭建起時光迴廊,將成長的疼痛、創作的掙扎與時代的喟嘆,凝練成十三首詩化敘事的交響。
專輯開篇《如果我們不曾相遇》以民謠搖滾基調鋪陳宿命感,木吉他分解和弦與弦樂交織出記憶的蒙太奇。阿信筆下的「蒼狗與海鷗」意象,暗喻著創作者在歲月長河中的自我追問——若無音樂羈絆,此刻靈魂將棲息何方?這種存在主義式的叩問貫穿全輯,在《成名在望》中化為史詩般的編曲架構,電子音效與管弦樂的碰撞模擬著追夢路上的喧囂與孤獨,副歌段落的嘶吼式演唱打破慣有的抒情框架,展現出中年搖滾樂團對音樂本質的重新解構。
專輯中段《好好》與《少年他的奇幻漂流》形成敘事張力,前者以鋼琴敘事的極簡主義勾勒成長遺憾,後者則用恢弘的編曲構築存在困境的隱喻海洋。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石頭創作的《轉眼》,在英倫搖滾的肌理中注入哲學沉思,合成器音牆堆砌出記憶的斷層感,與阿信填詞的「擁抱著冬眠也不肯溶解」形成文本與聲響的雙重悖論。
作為五月天音樂語言的革命性嘗試,《兄弟》採用布魯斯搖滾基底搭配台語念白,在詼諧的兄弟群像描寫中暗藏中年男性的存在焦慮。怪獸的吉他solo刻意保留粗糙的過載音色,恰似未經修飾的生命質地。而《人生無限公司》作為演唱會主題曲,以迪斯科節拍重構搖滾樂的慶典性,在歡騰表象下埋藏著「加班人生」的世代共鳴。
專輯真正的精神內核凝結在終曲《What’s Your Story》的十九秒空白。這處留白既是對樂迷參與敘事的邀請,更是對「自傳」本質的終極詰問——當所有歌頌與吶喊歸於寂靜,搖滾樂究竟能否承載生命的全部真相?五月天在此展現出難得的自省姿態,將音樂敘事權交還給每個聆聽者的記憶迴聲。
這張充滿文學企圖的專輯,見證了台灣搖滾樂從青春吶喊到存在思辨的進化軌跡。五月天以匠人般的編曲技藝,在流行框架內鑿刻出深邃的思想縱深,使《自傳》超越單純的紀念意義,成為華語搖滾史上少見的「元敘事」音樂文本。當電吉他殘響消散在最後的靜默中,留下的不是答案,而是關於存在、創作與記憶的永恆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