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的第四张专辑《猎户星座》是一张被时光浸泡的唱片,它诞生于创作者与自我、时代、虚无的漫长对峙中。从2014年录制第一版素材到2017年正式发行,这张专辑跨越的不仅是音乐工业的转型期,更见证了朴树从青年偶像到中年隐士的身份蜕变。
在《猎户星座》里,时间不再是线性流动的计量单位,而是成为悬浮在声波中的结晶颗粒。《清白之年》的木吉他分解和弦里,1999年《我去2000年》里的青葱少年依然在歌唱,只是嗓音里多了砂纸般的粗粝质感。《Forever Young》将二十年前的《New Boy》重新解构,张亚东标志性的电子音效化作记忆的碎片,在Dub节奏中不断循环往复,如同对黄金时代的招魂仪式。
专辑的混音处理呈现出独特的时空错位感。《狗屁青春》里失真的电吉他声墙与朴树近乎嘶吼的演唱相互撕扯,将中年回望时的困惑与不甘具象化为声学暴力。《Never Knows Tomorrow》却用轻盈的合成器音色托起疲惫的声线,制造出悬浮于现实之上的超验空间。这种制作上的分裂感恰如其分地映射出创作者在理想主义与存在虚无之间的摇摆。
歌词文本中的意象系统值得玩味。”星光”、”黑夜”、”迷雾”等符号反复出现,构成贯穿全专的隐喻网络。在长达八分钟的同名曲《猎户星座》里,朴树用意识流般的歌词拼贴出记忆的星图:”那些死去的人/停留在夜空/为你点起了灯”,这种将死亡诗化为恒星的语言策略,暗示着创作者试图在时间维度中锚定永恒的努力。
《No fear in My Heart》作为专辑中最具对抗性的作品,暴露出这场精神自救的艰难本质。当朴树唱出”只有奄奄一息过/那个真正的我/他才能够诞生”,撕裂的高音区演唱不再追求技术完美,而是成为存在困境的声带显影。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恰恰构成了整张专辑最动人的精神内核。
《猎户星座》最终未能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就像猎户座的三星腰带永远指向不确定的远方。这张充满裂隙与妥协的唱片,反而因其未完成性成为时代精神的最佳注脚——当所有人都加速奔向未来,总需要有人在时光的暗河里打捞那些即将消逝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