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召唤》:一场被工业噪音包裹的国族精神解剖实验

《时代在召唤》:一场被工业噪音包裹的国族精神解剖实验

假假條乐队2016年发行的首张专辑《时代在召唤》,如同一柄裹着红布的铁锤,在当代中国独立音乐版图上凿出不可忽视的裂痕。这张充斥着工业噪音与朋克狂躁的作品,恰似一场针对集体记忆的暴力解构手术,用失真吉他与唢呐的厮杀,完成对国族精神图腾的荒诞重绘。

专辑标题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中小学广播体操的伴奏音乐名称,这种对集体主义符号的挪用构成整张作品的底色。主唱与操通过扭曲变形的唱腔,将革命歌曲的旋律基因植入后朋克的阴郁结构中。《湘灵鼓瑟》中,合成器模拟的防空警报与戏曲锣鼓相互撕咬,构建出超现实的末日图景;《罗生门工厂》里,工业摇滚的机械节拍与劳动号子式的合唱形成诡异共振,宛如一座精神废墟中的生产车间。

这支来自北京的乐队刻意模糊了历史与当下的时空界限。采样自老电影的对白碎片、被解构的红色歌曲动机、90年代市井生活的声音切片,在噪声墙的碾压下形成某种集体潜意识的多重曝光。尤其当《冇颂》中突然插入的少先队鼓号队节奏,与失真吉他轰鸣碰撞时,那种熟悉的仪式感被彻底异化为荒诞剧场。

专辑最尖锐的解剖刀藏在器乐编排的暴力美学中。唢呐这件象征民间婚丧嫁娶的乐器,在《时代在召唤》里化作穿刺耳膜的利刃。当《泰山石敢当》中的唢呐独奏以自由爵士的方式撕裂音轨,传统民乐程式被解构成精神嚎叫,完成对文化符号的祛魅仪式。这种声音暴力既是对威权美学的戏仿,也是对文化基因的残酷拷问。

整张专辑笼罩在末日狂欢的氛围中,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痛感。当《盲山》末尾的噪音浪潮逐渐吞没人声,那些被解构的意识形态符号、被碾碎的历史回声、被异化的集体记忆,最终在工业废墟的轰鸣中凝结成当代中国青年的精神显影——既是被规训的客体,也是暴烈的解构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