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信乐团以第二张专辑《天高地厚》在华语乐坛投下一枚摇滚炸弹。这张被称作”台版Bon Jovi”的专辑,用撕裂的高音与爆裂的鼓点击碎了千禧年初甜腻情歌的统治,以11首摇滚诗篇构筑起一座关于生命信仰的圣殿。
主唱苏见信的嗓音在这张专辑中展露原始野性,《天高地厚》同名曲以吉他扫弦开场,副歌”想飞到那最高最远最辽阔”的嘶吼冲破录音室限制,将摇滚乐的破坏性与救赎感熔铸成声波利刃。《离歌》则以钢琴为引,在悲怆旋律中完成对爱情消亡的宗教式祭奠,真假音转换如同信徒在神像前的战栗与顿悟。
制作人Keith Stuart精准捕捉到乐队成员的矛盾特质——键盘手Tomi的古典基底与吉他手Chris的美式硬核在《一了百了》中激烈碰撞,贝斯手晓华与鼓手Michael架构的节奏组在《断了思念》里构建出哥特式暗黑空间。这种音乐形态的撕裂感恰恰暗合专辑主题:在信仰崩塌的时代,用摇滚乐重建精神秩序。
《天亮以后说分手》的布鲁斯律动揭露都市情感荒漠,《没有你的夜》用金属riff编织孤独结界,《世界末日》则以英伦摇滚的绵长尾音叩问存在意义。专辑封面那尊破碎的石膏像,恰似信乐团用音乐重塑的当代信仰图腾——不必完美无瑕,只需在裂缝中透出光芒。
这张专辑最终在台湾地区卖出15万张实体销量,数字背后是无数年轻人在KTV嘶吼《离歌》时的自我救赎。当华语流行乐沉迷于精致情爱叙事时,《天高地厚》证明了摇滚乐仍是叩击灵魂的重锤,而信乐团用这张专辑在商业与艺术的交界处,为华语摇滚凿开了一道透光的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