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Beyond乐队推出第八张粤语专辑《乐与怒》。这张承载着时代重量与生命无常的作品,意外成为主唱黄家驹的绝响,也让摇滚精神在商业洪流中迸发出最后的纯粹火焰。
彼时的香港乐坛正经历偶像化转型,Beyond却在《乐与怒》中坚持着对社会现实的凝视。《爸爸妈妈》以戏谑口吻解构代际鸿沟,电子音效包裹的律动下,是对传统家庭关系的深刻叩问;《全是爱》用重金属riff撕开虚伪的温情面纱,在失真吉他与急促鼓点中,暴露出消费主义对情感的异化。这些作品延续着Beyond自《大地》《光辉岁月》以来的叙事传统——将摇滚乐作为解剖社会的柳叶刀。
专辑中的《海阔天空》注定成为华语摇滚史上最悲壮的注脚。黄家驹在东京意外坠落舞台前三天完成的这首遗作,用开阔的旋律线勾勒出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图谱。当”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呐喊穿越三十载光阴,其震撼力早已超越音乐本身,成为几代人对抗庸常的精神图腾。而《我是愤怒》则以暴烈的朋克气质,将青年世代面对97临近的迷茫与躁动倾泻而出,三连音节奏如同时代脉搏的具象化呈现。
在商业包装愈演愈烈的90年代,《乐与怒》保持着难得的音乐完整性。黄贯中在《狂人山庄》中实验性的中东音阶运用,叶世荣在《完全地爱吧》里设计的复合节拍,展现出乐队在流行框架下的艺术探索。这种平衡大众审美与音乐本真的能力,恰是Beyond区别于同期乐队的核心特质。
黄家驹的骤然离世,让《乐与怒》成为一曲未竟的时代挽歌。当我们在数字时代的流量泡沫中重听这些作品,那些关于自由、理想与反抗的追问,依然在证明着真正的摇滚精神永远不会湮灭于时间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