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乐队的历史资料整理,基于公开可查信息汇编:
成立背景与早期活动(2000-2003)
免疫力乐队(Immunity Band)成立于2000年,最初由主唱兼词曲创作人张宁(绰号“老张”)、吉他手李航、贝斯手王磊和鼓手赵强在北京组建。乐队名称“免疫力”源自成员对现实社会问题的隐喻,意图通过音乐表达对生存状态的反思。
2001年起,乐队活跃于北京地下音乐场景,主要在无名高地酒吧、豪运酒吧等场地演出,风格以后朋克和实验摇滚为主,歌词多涉及城市化进程中的个体疏离感。2002年,乐队录制首张地下Demo《无菌舱》,收录6首未正式发行作品,在独立音乐圈内小范围传播。
首张专辑与独立厂牌时期(2003-2006)
2003年,乐队签约独立厂牌“铁托唱片”,同年12月发行首张正式专辑《城市休克》。专辑由制作人陈伟操刀,收录《塑料心脏》《无菌操作》等10首曲目,部分歌词被乐评人解读为对医疗化社会的隐喻。专辑未进入主流市场,但通过地下渠道在上海、广州等地的独立唱片店销售。
2004年,乐队参加迷笛音乐节“小舞台”演出,同年贝斯手王磊因个人原因离队,短暂由陈默(前“扭曲机器”乐队替补贝斯手)接替。2005年,原贝斯手王磊回归,乐队开启首次全国巡演“免疫系统崩溃之旅”,覆盖15个城市,因部分场次歌词内容敏感遭遇临时取消。
风格转型与第二张专辑(2007-2010)
2007年,乐队与独立厂牌解约,转向自主制作。2008年发行EP《抗体失效》,尝试融入电子采样与工业摇滚元素,单曲《非典型肺炎》因标题引发短暂争议(与2003年SARS事件无直接关联)。
2009年,吉他手李航赴德国进修音乐制作,乐队进入半停滞状态。2010年,李航归队后,乐队签约新晋厂牌“暗房文化”,并于同年10月推出第二张全长专辑《冗余备份》。该专辑采用模块化合成器与后摇滚结构,歌词减少叙事性,转向抽象意象,代表曲目《404未找到》被部分听众视为对互联网信息控制的隐射。
成员变动与地下活动(2011-2015)
2011年,鼓手赵强退出乐队,加入后摇团体“灰烬星期日”,接替者为前“过失”乐队鼓手吴昊。新阵容于2012年发行现场专辑《Live in 798》,录制于北京798艺术区某废弃厂房改造的临时场地。
2013年,乐队参与合集《北京地下声波2003-2013》,贡献未发表曲目《免疫豁免》。2014年,主唱张宁发起跨界项目“免疫实验室”,与视觉艺术家合作举办多场声光装置演出,同年贝斯手王磊再度离队,未公开原因。
休团与档案整理(2016-2020)
2016年后,乐队未公开宣布解散,但停止集体活动。2018年,独立纪录片《无菌年代:免疫力乐队碎片》在网络平台发布,收录2003-2015年间演出片段与成员访谈。2020年,部分早期录音由“中国地下档案计划”数字化修复,重新上线流媒体平台。
重组与近期动态(2021至今)
2021年3月,乐队原成员张宁、李航与吴昊以三人阵容重组,宣布将未发行作品集《1984-2000废弃录音》进行混音重制。同年9月,在School酒吧举办复出专场,未引入新贝斯手,采用预制贝斯轨道完成演出。
以上内容整理自乐队官方社交媒体历史动态、独立音乐媒体报道(如《通俗歌曲》《我爱摇滚乐》)、现场演出海报及参与者口述,未加入主观评价与推测性信息。部分早期事件因资料缺失可能存在时间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