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达乐队是中国摇滚乐坛中一个独特而短暂的存在。这支成立于1996年的武汉乐队,以主唱彭坦、吉他手吴涛、贝斯魏飞和鼓手张明为核心阵容,在世纪之交的华语音乐版图中留下了不可复制的青春印记。
2003年发行的《黄金时代》专辑堪称乐队创作巅峰。开篇曲《南方》以4/4拍的律动包裹着潮湿的怀旧气息,副歌”那里总是很潮湿/那里总是很松软”的反复吟唱,构建出对南方城市朦胧的乡愁意象。吴涛的吉他音色在英式摇滚的框架中融入后摇元素,间奏的延迟效果仿佛水汽在玻璃窗上凝结滑落。
专辑同名曲《黄金时代》展现出乐队对音乐文本的掌控力。急促的鼓点与贝斯线形成压迫性节奏,与彭坦充满少年气的声线形成奇妙对冲。歌词中”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所有的氧气都被我吸光”的呐喊,既是对青春荷尔蒙的诚实袒露,也暗含着对时代洪流的微妙隐喻。
《song F》作为乐队传唱度最高的作品,其创作轨迹本身就成为中国摇滚史上的经典叙事。歌曲将创作者在音乐理想与现实困境中的挣扎具象化为具象场景,”在那些黎明将至的山谷里/我急促的奔跑甚至奔跑甚至忘记”的歌词,配合渐强的器乐编排,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情绪递进。该曲在2001年”中国歌曲排行榜”蝉联五周冠军的纪录,至今仍保持着内地原创乐队的最佳打榜成绩。
达达乐队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既未完全承袭魔岩三杰的摇滚衣钵,也未彻底倒向千禧年后的流行化浪潮。在《无双》中能听到Trip-Hop式的电子音效实验,而在《巴巴罗萨》里又呈现出Post-Runk的节奏解构。这种风格杂糅最终在2004年的突然解散中成为未竟的探索,却也因此定格为世纪初中国摇滚转型期的珍贵样本。
当《黄金时代》专辑封面上那个仰望天空的少年剪影,与现实中乐队成员各奔东西的背影重叠,达达乐队完成了对中国摇滚青春期最诗意的告别。他们用三年时间书写的音乐日记,至今仍在诉说着那个理想主义尚未完全退潮的世纪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