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闻:后摇滚叙事中的东方诗性》
成立于1999年的大连乐队惘闻,以器乐摇滚为根基,在二十余年的音乐实践中构筑起独特的声音宇宙。这支中国后摇滚先驱乐队始终保持着对声音质地的严苛追求,其作品在解构西方后摇范式的同时,暗合着东方美学的深层肌理。
《L & R》专辑(2016)的立体声实验展现出惊人的空间控制力。左右声道的对话充满建筑学意义上的精密考量,《21世纪不适症》中延绵的吉他声墙与骤雨般的鼓点构成矛盾共生体,铜管乐器的介入犹如撕裂雾霭的金属闪电。这种声景叙事摒弃了传统后摇的线性情绪堆砌,转而采用蒙太奇式的空间拼贴。
《看不见的城市》(2018)通过八轨录音呈现的粗粝感,意外契合了卡尔维诺文字中的轻盈质地。专辑同名曲长达14分钟的声场漫游,将数学摇滚的精密齿轮悄然嵌入后摇滚的混沌星云。谢玉岗的吉他演奏摒弃炫技性solo,转而以泛音涟漪营造出水墨氤氲的听觉意象,这种克制恰恰成就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单曲《醉忘川》(2020)中,惘闻展现出对动态对比的极致掌控。失真音墙的倾塌与钢琴清音的浮现形成惊心动魄的断层,大提琴的低沉吟哦与合成器的电子脉冲在声场中相互噬咬。这种暴烈与静谧的辩证关系,暗合着道家”大音希声”的美学追求。
惘闻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自我解构意识。他们拒绝沉溺于后摇滚的既定程式,在《八匹马》(2014)中引入实验电子元素,《岁月鸿沟》(2021)则尝试将数学摇滚的复杂节拍编织进后摇的声景叙事。这种持续的自我革新,使他们的音乐始终保持着危险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