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中国摇滚乐坛,张楚推出《造飞机的工厂》,将工业文明的冰冷触角探入诗性表达的内核。这张被低估的专辑,以工厂流水线的金属撞击声为背景音,在九十年代末的社会转型浪潮中,建构出知识分子式的精神寓言。
《造飞机的工厂》延续了张楚特有的叙事视角,却将观察坐标从《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中的市井街巷,转向轰鸣的车间厂房。标题曲中反复出现的”螺丝钉在旋转”,既是流水线作业的真实写照,亦暗喻个体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异化命运。电子合成器制造的机械节奏与木吉他民谣基底形成诡异共振,恰似工业文明与传统人文的撕扯角力。
专辑中《结婚》的黑色幽默、《混》的犬儒主义、《跳》的神经质狂欢,共同拼贴出世纪末的精神图景。张楚用”被烟熏黑的车站”、”生锈的铜管”等意象,搭建起充满锈蚀感的抒情空间。当《动物园》里唱出”我们的理想它坐在轮椅里”,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失重感已呼之欲出。
相较于魔岩时期的作品,这张专辑的旋律结构更为破碎,人声演绎刻意保留粗粝毛边。制作人贾敏恕采用工业噪音采样,将钢铁碰撞声、机床嗡鸣声编织成另类音墙。这种声音实验使专辑呈现出预言般的荒诞气质,恰与彼时国企改革引发的社会阵痛形成隐秘互文。
在诗与机器的对话中,张楚完成了九十年代中国摇滚最深刻的时代诊断。当流水线上的工人与写字楼里的白领共享着相似的生存困境,《造飞机的工厂》早已超越具体时空,成为丈量现代人精神境遇的永恒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