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GALA乐队用《追梦痴子心》这张专辑,将一代年轻人的迷茫与热血浇筑成永不褪色的声音图腾。这支成立于2004年的北京独立摇滚乐队,以近乎笨拙的真诚撕开了精致音乐工业的面具,让粗糙的青春本色在音符间喷薄而出。
专辑同名曲《追梦赤子心》以暴烈鼓点击碎虚妄的粉饰,主唱苏朵撕裂般的嗓音将“向前跑 迎着冷眼和嘲笑”唱成时代宣言。这种刻意保留的破音与走调,恰似青春本身的笨拙与执着,在过度修饰的流行音乐语境中显得尤为珍贵。当副歌部分的和声层层堆叠,仿佛千万个不甘平庸的灵魂在暗夜中共同呐喊。
《骊歌》用钢琴与弦乐编织出告别的诗篇,在“当这一切都结束 你是否失落”的叩问里,暗藏着理想主义者在现实门槛前的惶惑。而《水手公园》则以戏谑的合成器音效与口哨声,勾勒出青春特有的荒诞浪漫——那些在宿舍天台、地下通道纵情高歌的日子,本就是对抗平庸的伟大冒险。
这张专辑最动人的特质,在于它毫不掩饰的矛盾性。朋克式的躁动与英伦摇滚的忧郁在《出道四年》中交织,车库摇滚的粗砺质感与流行旋律的流畅性在《北戴河之歌》里碰撞。这种音乐形态的杂糅,恰如其分地映照出80后一代在时代剧变中的精神图谱:既怀揣着未竟的摇滚梦,又不得不面对商业社会的规则重构。
十二年后重听这张专辑,那些曾被视作“中二”的呐喊显露出惊人的预言性。当“与其苟延残喘不如纵情燃烧”成为选秀节目的集体口号,当《追梦赤子心》的旋律响彻各大毕业典礼,GALA早用这张专辑道破了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本质困境——在消费主义与功利主义围城中,如何守护那颗不肯妥协的赤子之心。
这张用四万元成本录制的专辑,最终在时间的淬炼中显露出钻石般的质地。它不提供廉价的抚慰,而是将青春的伤口与光芒同时袒露。那些破音的嘶吼、失衡的混音、过于直白的歌词,共同构成了这个时代最珍贵的音乐文献:在所有人都急于成熟的年代,总有人甘心做永远的追梦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