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痴子心》:在时代的裂缝中高歌青春的倔强与赤诚

《追梦痴子心》:在时代的裂缝中高歌青春的倔强与赤诚

2011年,GALA乐队发行的第二张专辑《追梦痴子心》如同一颗裹着糖衣的子弹,以戏谑的嗓音击穿了后奥运时代青年群体的集体迷茫。这张收录了《追梦赤子心》《娜娜》《骊歌》等作品的专辑,用看似荒诞不经的演绎方式,将理想主义者的赤诚剖白深嵌在时代转型期的裂缝之中。

专辑同名曲《追梦赤子心》以撕裂的呐喊撕开温情的面纱,主唱苏朵真假声交替中迸发的破音,恰似被现实磕绊却不愿低头的踉跄姿态。那些”迎着冷眼与嘲笑”的歌词,在合成器与失真吉他的对冲下,既像热血漫的浮夸宣言,又暗含对消费主义时代精神贫瘠的尖锐讽刺。这种矛盾性贯穿整张专辑:《水手公园》用口哨声吹散沉重,《出道四年》则以自嘲消解困顿,戏谑背后始终涌动着对纯粹理想的执着。

在独立音乐尚未成为文化符号的年代,GALA用《Young For You》式的荒腔走板解构着摇滚乐的严肃性。专辑中刻意保留的录音瑕疵与即兴和声,恰似未经打磨的青春棱角。当《骊歌》里手风琴奏响俄罗斯民谣的苍凉底色,当《北戴河之歌》的海浪声淹没电子音效,这群”痴子”用近乎笨拙的真诚,在数字浪潮席卷前守住了音乐最本真的冲动。

这张诞生于选秀狂欢与地下摇滚分野之际的专辑,既未沉溺于小众乐队的孤芳自赏,亦未向商业逻辑彻底妥协。那些被刻意夸张的走音与破音,恰是拒绝被规训的姿态宣言。当十年后《追梦赤子心》在选秀舞台被反复翻唱时,最初版本里那些生猛的瑕疵,反而成为了对抗时间的最佳注脚——真正的赤子之心,本就不该被完美驯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