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在时光的裂缝中吟唱永恒的少年气》

《自传:在时光的裂缝中吟唱永恒的少年气》

当五月天在2016年推出第九张专辑《自传》时,这张被冠以”人生传记”之名的作品,意外地成为他们音乐历程中最具矛盾美的注脚。15首歌,53分钟,这支成立二十余年的乐队以近乎全景式的叙事,在时间的褶皱中反复擦拭着少年心气的棱角。

专辑开篇《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以蒙太奇式的吉他扫弦拉开序幕,阿信标志性的诗化歌词将人生际遇解构为平行时空的偶然。这种对宿命的诘问贯穿全专——《成名在望》里不断堆叠的鼓点如同倒计时的秒针,将梦想的灼热与现实的冷冽搅拌成一杯苦涩的冰美式;《少年他的奇幻漂流》用交响乐编制出惊涛骇浪,却在副歌部分突然降格为清唱,犹如风暴眼中静待黎明的独白。

最耐人寻味的是专辑的时空错位感。《好好》中钢琴与弦乐编织的怀旧滤镜下,藏着”把你忘在昨天”的决绝;《后来的我们》用英伦摇滚的骨架包裹着台式情歌的血肉,在”用新的幸福把遗憾包着”的劝慰里,分明能听见旧时光的玻璃碎裂声。这种撕扯在《顽固》中抵达巅峰——当MTV里的梁家辉在工地搬砖,阿信却在呐喊”走过的叫足迹,走不到叫憧憬”,中年困顿与少年意气在同一个音符里共生。

作为五月天出道17年的”自传”,专辑刻意回避了宏大叙事。那些被雨水泡胀的校服、便利店的关东煮、星空下的屋顶,构成了更具普世性的情感坐标系。石头的吉他solo依然带着世纪末的潮湿,冠佑的鼓点开始学会留白,就连阿信的声线也在《终于结束的起点》里显露出时光刮擦的毛边。这种不完美的真实,恰似专辑封面那辆悬浮在柏油路上的摩托车——明知重力终将作用,仍执拗地保持飞翔的姿态。

在流媒体时代的速食文化中,《自传》像枚逆行的时针。当结尾曲《你说那C和弦就是…》以未完成的哼唱收尾,五月天完成了一次对”成长”的解构:所谓少年气,不过是明知永恒不可抵达,依然愿意在时光裂缝中纵身一跃的勇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