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闪耀时》:在迷幻摇滚褶皱中打捞时代碎片的青春诗章

《群星闪耀时》:在迷幻摇滚褶皱中打捞时代碎片的青春诗章

盘尼西林乐队2019年发行的首张专辑《群星闪耀时》,像一具在世纪末旧货市场淘来的万花筒,将Britpop遗落的棱镜碎片重新拼嵌成属于中国青年世代的迷幻图谱。这支诞生于北京高校的乐队,用吉他回授制造的星云漩涡,包裹着Z世代特有的浪漫主义与虚无主义交织的青春症候。

专辑同名曲《群星闪耀时》以合成器编织的太空电子脉冲开场,主唱小乐标志性的模糊咬字如同隔世电台的呓语。当副歌”所有的星星都坠落/可我们依然在闪烁”裹挟着延迟效果器喷涌而出时,迷幻摇滚的声学褶皱里显影出属于千禧一代的集体记忆——那些在深夜手机屏幕蓝光里游荡的灵魂,在社交网络流星雨中固执寻找永恒的姿态。《瞬息间是夜晚》用3/4拍华尔兹节奏搭建起漂浮剧场,失真的吉他音墙与手风琴的欧洲民谣基因碰撞出奇异的时空错位感,恰似在算法推送的信息茧房里突然听见海妖塞壬的古老召唤。

专辑中最具启示录气质的《雨夜曼彻斯特》,并非对英伦摇滚的拙劣模仿。当小乐用京腔英语唱出”I’m singing⁢ in the rain”时,The Stone Roses式的曼彻斯特雨幕被解构成望京SOHO玻璃幕墙上的霓虹倒影,合成器音色模拟的雨滴声与真实采样的大提琴低吟,在数字与模拟的边界构建出后现代的潮湿诗意。这种声音的拓扑学实验,在《夏夜迷语》中达到巅峰:长达七分钟的意识流叙事里,蛙鸣采样、卡带噪音与迷离的吉他泛音缠绕生长,形成类似地下丝绒乐队”Heroin”般致幻的听觉迷宫。

盘尼西林的迷幻美学始终带有某种考古学质地。《缅因路的月亮》中模拟黑胶爆豆声的刻意留白,《失眠》里突然插入的老式电话忙音,都在提醒听者:这些数字原住民正在用二进制代码为逝去的模拟时代撰写悼词。当《再谈记忆》尾声的吉他啸叫逐渐消融在环境音采样中,我们听见的不仅是90年代独立摇滚的回响,更是这个悬浮世代试图在流动的现代性中锚定自我的精神图景。

这张诞生于短视频时代的摇滚专辑,以其不合时宜的史诗气质完成了对即时消费文化的温柔抵抗。那些在迷幻音墙中浮沉的青春独白,既是献给泛黄时光的情书,也是射向虚无未来的响箭。当最后一声吉他余韵消散,我们终于明白:所谓群星闪耀,不过是无数孤独光年在此刻的量子纠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