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户星座:在时光的褶皱里寻找消逝的自我与星光》

《猎户星座:在时光的褶皱里寻找消逝的自我与星光》

当朴树在2017年交出一张名为《猎户星座》的专辑时,这位用二十年时间只打磨出三张全长专辑的歌手,再次印证了他对音乐的偏执与真诚。这张跨越十四年制作周期的唱片,既是对《生如夏花》时期那个白衣少年的漫长告别,亦是中年朴树直面生命褶皱的精神切片。

在《清白之年》开篇的钢琴音阶里,44岁的朴树仍固执地唱着”我想回头望/把故事从头讲”。这种时光错位的撕裂感贯穿全专——电子音效编织的《空帆船》中,迷幻合成器包裹的”我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更像是某种自我说服;《Never Knows Tomorrow》里跳跃的雷鬼节奏,与歌词中”就算明天没有糖”的惶惑形成微妙互文。这种音乐形态的复杂化,恰似中年人对纯粹理想的笨拙修补。

专辑同名曲《猎户星座》或许是最接近本质的朴树式表达。手风琴勾勒的俄罗斯民谣底色下,”你还记得吗/那时的夜晚/是如何降临的”的追问,让时光的褶皱具象化为星空坐标。当副歌部分突然升腾的弦乐裹挟着失真吉他呼啸而过,某种被压抑的激情终于突破桎梏,在猎户星座的三连星之间,我们窥见了那个始终在逃离却又不断折返的少年魂魄。

值得注意的是专辑中反复出现的公路意象。《baby ,До свидания》里手风琴呜咽的布拉格车站,《好好地》中不断延伸的公路线,都在构建某种未完成的旅途。这或许解释了为何《Forever Young》要将2003年的旧作《傲慢的上校》重新填词,当电子节拍将原曲的悲怆解构成”Just那么年少/Just那么狂”时,某种关于成长的悖论昭然若揭:我们越是用力抓住永恒,时间沙漏就流逝得愈发迅疾。

这张充满技术瑕疵(朴树本人多次坦承制作缺憾)的专辑,最终因其不完美而显得完整。当《平凡之路》的旋律在《猎户星座》里以变奏重现,当《No Fear in My Heart》的嘶吼最终归于《在木星》的梵音吟唱,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音乐人的进化史,而是个体在时光湍流中不断打捞自我的精神显影。那些未完成的、断裂的、自我较劲的音乐碎片,恰恰拼贴出了这个时代最珍贵的创作样本——它不够精致,但足够真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