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屋小鸟》是一张在世纪末台湾摇滚场景中异军突起的台语专辑。它没有选择当时盛行的闽南语苦情歌路线,亦非对西方摇滚的拙劣模仿。主唱撕裂的喉音与失真吉他交织,像用砂纸打磨过的刀片,在《迁村通知书》里划开城市化进程中乡土凋敝的伤口。手风琴与电贝司的诡异共生,在《白鹭鸶的数学课》中构建出超现实的听觉废墟,被拆迁的庙埕与疯长的钢筋在音墙里对撞。
歌词摒弃台语歌惯用的农耕意象,将方言淬炼成后现代的棱镜。《核电厂边的海龙王》用童谣节奏包裹辐射尘隐喻,电子合成器模拟的盖格计数器声响始终在背景闪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槟榔摊的康德》,将哲学思辨注入机车少年的后座爱情,萨克斯风即兴段落如同槟榔汁液喷溅在柏油路上的抽象画。
这张专辑的暴烈不在于音量的堆砌,而在于用台语破碎重组的语法,在摇滚框架里浇筑出语言的混凝土装置。当英语霸权席卷全球摇滚乐时,他们坚持用被边缘化的方言撕开时代的伪饰,让台语不再只是怀旧载体,而成为解剖现实的解剖刀。那些在livehouse里pogo的年轻人,在闽南语九声调的起伏中,听见了自己灵魂的共振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