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召喚》:暴烈鑼鼓聲中坍塌的意識形態狂想曲

《時代在召喚》:暴烈鑼鼓聲中坍塌的意識形態狂想曲

假假條樂隊2016年發行的首張專輯《時代在召喚》,猶如一場失控的民俗儀式現場。主唱與操縱者劉與操以京劇唸白式的嘶吼,將革命樣板戲的基因注入朋克搖滾的骨骼,在失真吉他的電流漩渦中構建出荒誕的意識形態祭壇。

專輯開篇的《時代在召喚》以中小學廣播體操口令採樣揭幕,軍鼓節奏與嗩吶聲撕開集體記憶的封印。當「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標語被碾碎在重金屬riff中,意識形態的崇高性在失真音牆裡顯露出其弔詭的內核。《湘靈鼓瑟》中民樂器與噪音實驗的碰撞,恰似樣板戲《紅燈記》在後現代語境下的解體重構,二胡與電吉他形成的聲場對峙,暗喻著革命美學與當代精神分裂的雙重困境。

劉與操的詞作充斥著黑色幽默的隱喻系統。《羅生門工廠》裡「六個工人五個在偷懶」的戲謔,實則指向集體主義神話的潰散;《盲山》中「把女兒賣到山西」的敘事,在工業搖滾節拍下暴露出城鄉斷層的創傷。這些文本在喪葬嗩吶與朋克三大件的混響中,構成了對紅色美學的祛魅儀式。

專輯製作刻意保留的粗糙質感,使《同志》中失控的吉他solo成為某種時代隱喻——當革命敘事的宏大交響褪去後,殘留的只有尖銳的噪頻與斷裂的節奏。在《泰山石敢當》長達七分鐘的噪音實驗裡,軍樂隊進行曲的殘影最終淹沒在電子雜訊的狂潮中,完成對權力美學的終極解構。

這張充斥著政治波普美學的專輯,實質上是對當代中國青年精神圖景的病理切片。當革命烏托邦的餘暉遭遇資本主義的霓虹,假假條用暴烈的聲響實驗,在集體記憶的廢墟上敲擊出屬於Z世代的安魂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