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召喚》:一場獻給虛無主義的荒誕搖滾葬禮

《時代在召喚》:一場獻給虛無主義的荒誕搖滾葬禮

假假條樂隊的《時代在召喚》如同一把生鏽的鐵鍬,刨開世紀初的集體焦慮與精神廢墟。這張誕生於2016年的專輯以近乎暴力的姿態,將中國搖滾樂從形式主義的泥潭中拖拽而出,轉而投向更為混沌的虛無主義深淵。主唱劉與操用撕裂的聲帶與戲曲唱腔雜糅的獨特嗓音,在失真吉他和軍鼓節拍間構建起一座荒誕的末日劇場。

專輯中《盲山》的嗩吶前奏堪稱當代搖滾樂最具衝擊力的文化隱喻——傳統喪葬樂器與噪音牆的碰撞,恰似一具被現代性肢解的古老屍骸。《羅生門工廠》裡工業打擊樂與京劇念白的錯位拼貼,暴露出流水線時代人格分裂的集體病症。這些音樂元素的野蠻嫁接,實質上是對文化身份焦慮的極端嘲諷。

歌詞文本中密集的暴力意象與黑色幽默,構成了對現實的荒誕解構。《湘靈鼓瑟》裡「我們是烈士的兒女/在墳前擺弄手機」的戲謔,揭穿宏大敘事與個體存在的巨大裂痕。《時代在召喚》同名曲中反覆嘶吼的「預備——唱!」,既是對體制化規訓的戲仿,也是對集體狂歡的冷眼解構。

專輯的混音製作刻意保留粗糙質感,失真音牆中偶爾迸發的民樂器採樣,營造出超現實的聽覺廢墟。這種技術層面的「不完美」,恰恰成為對精緻虛無主義的最佳註腳。當《冇頌》結尾處的嗩吶聲漸次淹沒在噪音洪流中,完成了一場沒有哀悼者的精神葬禮。

這張專輯的價值不在於提供答案,而在於將問題以最暴烈的方式楔入聽覺神經。它用搖滾樂的形式完成對搖滾樂本身的背叛,在解構與重建的邊界處,為虛無主義時代留下了一具鮮血淋漓的聲音標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