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假條2016年發行的首張專輯《時代在召喚》,是一場以噪音為手術刀的社會病理學實驗。這支北京樂隊將文革樣板戲的集體主義殘響、九十年代地下搖滾的粗糲基因,以及當代青年對體制化生存的焦慮,全部熔鑄成鏽跡斑斑的聲響標本。
專輯開篇《湘靈鼓瑟》用軍鼓節奏與失真的琵琶,構建出某種詭異的儀式現場。主唱劉與操撕裂的嚎叫穿透層層噪音帷幕,將革命話語體系解構為荒誕的符號拼貼。這種聲音暴力在《羅生門工廠》達到巔峰——工業噪音與京劇鑼鼓的畸形雜交,恰似意識形態生產線的隱喻性聲景。
在《時代在召喚》同名曲中,少先隊進行曲的旋律被浸泡在泥漿般的貝斯線裡,童聲合唱採樣與效果器扭曲的吶喊形成恐怖對位。這不是簡單的戲謔或懷舊,而是通過聲波考古重現集體記憶的創傷性結構。尤其當嗩吶這種民俗樂器被接入效果器鏈條時,傳統葬禮儀式與現代性焦慮產生了詭異的共振。
專輯的詩性暴力體現在對語言的肢解與重組。《盲山》裡「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語被切碎成押韻的控訴,《補天》用魔幻現實主義敘事將革命神話煮成一鍋黑色寓言。這些被噪音腌漬過的歌詞,構成了當代青年面對歷史債務時的精神造影。
作為時代的噪音標本,《時代在召喚》的價值不在於答案的提供,而在於問題的暴曬。當所有聲音被壓縮成失真波形,那些被規訓的、被消音的、被遺忘的時代殘片,終在聲頻的解剖檯上顯露病理切片般的真實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