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召唤》:废墟裂缝里生长的荒诞史诗

《时代在召唤》:废墟裂缝里生长的荒诞史诗

当假假條在2016年推出首张专辑《时代在召唤》时,中国独立音乐版图上骤然裂开一道猩红的豁口。这支由刘与操主导的乐队,以近乎暴烈的姿态将红色年代的集体记忆、后工业时代的生存焦虑与青年亚文化的戏谑精神熔铸成器,锻造出21世纪中文摇滚乐最刺耳的警世钟。

专辑开篇《湘灵鼓瑟》用失真的吉他轰鸣撕开序幕,骤然坠入的唢呐声如同来自黄土深处的招魂幡。这种将河北民间吹打乐与噪音摇滚嫁接的尝试,在《盲山》《罗生门工厂》等曲目中演化成更为癫狂的仪式——扭曲的吉他Feedback与喷呐凄厉的长音相互绞杀,鼓组敲击出机械流水线般的冰冷节奏,构建出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声学废墟。

刘与操的歌词写作呈现出超现实主义的锋利。在同名曲《時代在召喚》中,“广播体操进行曲/变成送葬的哀乐”这样的意象解构,将几代人共同经历的集体规训仪式置于荒诞的棱镜下。《冇颂》里“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的反复嘶吼,既是对犬儒世代的精准描摹,亦暗含某种自毁式的狂欢。这些文本碎片如同从时代裂缝中迸发的岩浆,在戏仿红色标语与拼贴亚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完成对宏大叙事的祛魅与重构。

音乐形态的破坏性实验同样令人震撼。《山东有个阎王爷》中突然插入的京剧韵白,《爱人同志》里将革命歌曲旋律异化成朋克Riff的戏法,都在挑战着聆听者的审美惯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喷呐在专辑中的角色转换——这件传统婚丧仪礼中的乐器,被赋予工业噪音的质感,成为连接民间记忆与当代困境的声学桥梁。

这张诞生于北京地下室与排练房的唱片,最终呈现出惊人的史诗性。它不是精致的时代标本,而是用失真效果器与民间乐器搭建的残酷剧场。当《时代在召唤》在失真轰鸣中归于死寂,留下的不仅是耳膜的战栗,更是一个世代在文化断层带上挣扎求生的精神存证。那些在噪音中生长的荒诞诗篇,恰似钢筋水泥缝隙里倔强绽放的野花,以扭曲的姿态完成对时代的致命嘲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