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也》:在荒诞与真实之间构筑的独立音乐乌托邦

《如也》:在荒诞与真实之间构筑的独立音乐乌托邦

陈粒2015年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如也》,以极具辨识度的独立音乐形态,在民谣与摇滚的交叉地带撕开一道裂缝。这张承载着诗人气质的作品,既未陷入民谣的矫饰,也未向主流摇滚谄媚,而是用15首歌曲构建了一个虚实交织的寓言世界。

专辑开篇《不灭》以电子音效与木吉他的对话开场,陈粒用”如果死后所有人与所有人相见/那么死亡还有什么魅力可言”的悖论式诘问,为整张专辑奠定荒诞基调。《历历万乡》以城市漫游者的视角展开,歌词中”若有天我不复勇往/能否坚持走完这一场”的自我叩问,与合成器制造的迷幻音墙形成对冲,真实的生活痛感在超现实的编曲中愈发锋利。

荒诞美学的巅峰是《易燃易爆炸》。歌词中”盼我疯魔还盼我孑孓不独活/要我阳光还要我风情不摇晃”的极端矛盾,被陈粒用近乎神经质的咬字方式演绎成黑色幽默的狂欢。这种对人性悖论的戏谑解构,在《正趣果上果》中延续为佛偈式的戏谑:”人生在世三万天/趣果有间孤独无解”,电子琵琶音色与戏曲念白的碰撞,将存在主义的虚无感包裹在戏谑糖衣之下。

专辑的真实性则蛰伏在诗意褶皱中。《走马》用”过了很久终于我愿抬头看/你就在对岸走得好慢”的具象场景,解构都市爱情的疏离感;《妙龄童》中”我是你房间的月亮/无聊时找我借光芒”的暗喻,将暧昧情愫转化为充满颗粒感的物质想象。陈粒的歌词始终在抽象意象与生活细节间保持危险平衡,如同《贪得》中”把帷幕拉开/看城市变黑白”的蒙太奇笔触,在超现实画面中泄露真实情感。

音乐制作上,《如也》呈现出粗粝的完成度。专辑刻意保留demo质感的录音、偶尔失衡的混音比例,反而强化了作品的真实肌理。《五言》中忽远忽近的人声处理,《七楼》里突然闯入的环境噪音,这些”不完美”恰与专辑的荒诞叙事形成互文。当《绝对占有 相对自由》结尾的吉他solo在失真中戛然而止,我们听到的不仅是独立音乐的审美自觉,更是对标准化音乐工业的温柔反叛。

在这张被乐迷称为”陈粒式乌托邦”的专辑里,荒诞成为解构现实的棱镜,真实则化作抵抗虚无的锚点。当《如也》最终以《素日之死》收尾,那些游荡在虚实之间的音乐灵魂,已在裂缝中搭建起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立音乐坐标系。这种充满矛盾张力的美学实践,或许正是专辑英文名”Ru Ye”(如也)的真意——在”如其所是”的表象下,暗涌着重构现实的野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