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5月,Beyond乐队发行了第八张粤语专辑《乐与怒》,这张以”音乐”与”愤怒”命名的作品,成为主唱黄家驹生前最后一张完整参与创作的专辑。在商业浪潮席卷香港乐坛的90年代初,这张充满人文关怀与社会批判的唱片,以近乎悲壮的姿态定格了Beyond对摇滚精神的终极诠释。
专辑封面采用黑白色调的手绘火焰,暗合”乐与怒”的原始摇滚意象。开篇曲《我是愤怒》以暴烈的失真吉他开场,黄家驹嘶吼着”可否争番一口气”的诘问,直指港人在后殖民时代身份认同的集体焦虑。《狂人山庄》延续了Beyond惯用的武侠叙事外壳,借古讽今地批判现实社会的荒诞与压迫,副歌部分”我要与天比高”的呐喊,呼应了乐队始终未变的抗争底色。
《海阔天空》作为华语摇滚史上最广为人知的遗作,其创作背景恰恰源于乐队在日本发展的挫败感。黄家驹用”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剖白,将个人际遇升华为对理想主义的永恒追索。这种将私人情感与时代情绪相融的创作手法,在《爸爸妈妈》中同样可见——歌曲通过两代人价值观的碰撞,隐喻香港社会在中西文化夹缝中的精神困局。
《情人》展现Beyond罕见的柔情时刻,黄家驹用”多少春秋风雨改,多少崎岖不变爱”的诗意表达,在商业情歌框架中注入了超越男女私情的家国情怀。而《命运是你家》中”天生你是个不屈不挠的男子”的宣言,更像是乐队对摇滚音乐人宿命的自我注解。
在《乐与怒》的创作中,Beyond首次尝试将中国传统五声音阶与硬摇滚融合,《完全地爱吧》的琵琶前奏与重金属riff的碰撞,展现出文化寻根的自觉意识。这种音乐实验与其歌词中对底层民众的关切(如《走不开的快乐》),共同构建了香港摇滚乐难得的文化主体性。
这张专辑发行后第35天,黄家驹在日本意外离世,使得《乐与怒》成为Beyond艺术理想最完整的终章。那些未及展开的音乐探索与社会思考,连同《海阔天空》结尾处骤然消逝的吉他solo,永远定格为华语摇滚史上最震撼的休止符。二十余年后,当人们仍在传唱”风雨里追赶,雾里分不清影踪”,Beyond用生命浇筑的摇滚精神,仍在见证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与精神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