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与怒》:黄家驹最后的摇滚呐喊与永恒的海阔天空

《乐与怒》:黄家驹最后的摇滚呐喊与永恒的海阔天空

1993年5月,Beyond乐队在香港商业电台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礼现场首唱《海阔天空》。黄家驹背着木吉他站在追光中,唱出”今天我,寒夜里看雪飘过”时,无人预料这将成为华语摇滚史上最悲怆的谶言。一个月后,他在东京富士电视台的意外坠落,让《乐与怒》成为这位31岁摇滚诗人最后的完整创作。

作为Beyond首张完全由成员自主制作的专辑,《乐与怒》记载着乐队转型期的挣扎轨迹。开篇《我是愤怒》用失真的电吉他撕裂虚伪和平,黄家驹标志性的撕裂唱腔在”WooA 可否争番一囗气”中爆发出久违的硬核摇滚能量,这是对《继续革命》时期过度商业化的修正,更是对香港乐坛”只有娱乐没有音乐”现状的愤怒宣言。

《爸爸妈妈》以非洲节奏为基底,黄贯中沙哑的声线与黄家驹清亮和声形成奇妙互文,用第三世界视角解构殖民伤痕;《命运是你家》布鲁斯吉他与笛声交织,在看似随性的即兴演奏中暗藏宿命论哲思。整张专辑的器乐编排明显强化了乐队本色,叶世荣的鼓点始终保持着克制的爆发力,黄家强贝斯线条在《完全地爱吧》中构建出迷幻底色。

真正奠定专辑历史地位的,是黄家驹在东京录制的遗作《海阔天空》。从钢琴前奏的苍凉感,到副歌弦乐渐强的史诗感,这首4分48秒的摇滚圣歌完整呈现了Beyond的音乐哲学:主歌段落的现实主义白描与副歌的理想主义升华形成戏剧张力,”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的自我叩问,在”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的和声中升华为集体共鸣。据录音师回忆,黄家驹在录制人声时要求关掉所有效果器,原始声轨中轻微的换气声成为最动人的生命印记。

这张充满悖论的专辑,既有《狂人山庄》重金属实验,也有《情人》的柔情克制。在《完全地爱吧》欢快的雷鬼节奏里,黄家驹写下”时日太快,世界太嘈”,竟成留给世界的最后独白。当7月东京医院宣告抢救无效时,《乐与怒》卡带正在香港唱片店热卖,封面上Beyond四子走向大海的背影,永远凝固成华语摇滚最深刻的隐喻:理想主义者向死而生的精神远征,从未因肉体消逝而停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