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1994年成立的北京乐队确实在中国摇滚史上留下了独特印记。主唱秋野的戏曲功底与摇滚内核的碰撞,形成了他们”民俗摇滚”的鲜明特征。首张专辑《第一册》(1997年)中,《瓷器》将三弦与电吉他完美融合,副歌部分”摇啊摇摇到奈何桥”的戏腔处理堪称神来之笔。他们擅用市井语言解构严肃命题,《相对》里”相对和苍蝇再叮同一块蛋糕”的荒诞意象,本质上是对消费主义的尖锐批判。
在音乐呈现上,乐队开创性地将单弦拉戏、京韵大鼓等传统曲艺元素植入摇滚框架。2002年《第二册》里的《梅花弄》,用快板节奏推进叙事,配合爵士和声的即兴穿插,这种跨界的勇气在当时的地下音乐圈实属罕见。2006年与崔健合作的《网络处男》,更将天津快板与说唱摇滚嫁接,展现出惊人的形式创造力。
这支乐队最珍贵的特质,在于用黑色幽默消解宏大叙事。《乖乖的》里那句”我痛着呐”,通过戏曲化的颤音处理,把当代人的生存困境转化为一声荒腔走板的叹息。这种源自民间智慧的戏谑表达,恰是知识分子摇滚中少见的市井烟火气。